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粤开策略大势研判 | RCEP签署提振市场情绪,沪指突破箱体可期
粤开崇利论市
大势研判:RCEP签署提振市场情绪,沪指突破箱体可期
沪指在本周二挑战3400点区域无果之后持续回落,主要扰动因素如下:从技术面看,3400-3450点区域是前期阶段性高点的成交密集区,具备较强阻力;沪指在11月以来的反弹过程中存在两个跳空缺口,存在补缺预期。从基本面看,10月新增社融趋缓对盘面形成一定扰动。从资金面看,一方面阻力位临近资金情绪趋于谨慎,两市成交持续缩量,缺乏上攻动能;另一方面信用违约由债市向整个流动性体系传导,进而影响权益市场风险偏好。
展望后市,经济基本面和企业盈利的确定性相对较强,海外扰动逐渐缓和,短期市场的核心扰动或在于超预期的信用风险事件导致流动性趋紧。但根据历史经验,此类信用事件带来的市场冲击并不会持续影响市场,随着不良信用风险的释放,市场自身将会逐步企稳,若监管机构进行干预,将有助于加快市场企稳的速度。央行预告将于11月16日对本月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MLF)一次性续做,体现了监管对于流动性环境的呵护,叠加当前货币政策也并不具备大幅收紧的基础,结构性宽松仍将延续。
11月15日,15国签署RCEP,标志着全球规模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正式达成,中国主导下打造超级经济圈,相关主题迎来投资机会,有助于提振市场人气。若题材类板块能够延续活跃,将有助于市场人气的整体修复,对沪指也能够起到一定的带动作用。如果量能同时配合有效放大,短期震荡整理之后沪指有望再度冲击3400点阻力区域。
相较于沪指,创业板指在周二、周三连续两日大跌之后,近两个交易日有所企稳,短期继续向下动能有限。即使创业板指继续下探,下方2500-2600点区域也具备较强支撑,下行空间收窄,可提前布局修复性反弹。
配置方向:关注四条主线
(一)受益于经济复苏的板块,可重点关注出口链修复机会。海外不确定性基本落地,后续财政刺激政策将拉动海外需求提升。疫苗重大进展或加速经济修复,带动国内的出口需求。公共卫生事件带动居家用品需求释放。可重点关注航运、化工、机械、建材、家电、轻工家居、纺织服装等。
(二)受益于涨价预期的周期类品种,重点关注煤炭、水泥板块。近期有色金属、煤炭、水泥、钢铁等周期类品种价格集体上涨,供给端来看煤炭供给宽松较为有限,需求端将受益于传统用煤旺季的到来。供需两端均对煤价形成支撑,作为低估值、高股息的滞涨板块,未来仍有表现空间。三季度经济延续复苏,前期景气上行的水泥、建材等行业向好趋势持续。进入到四季度,随着加速赶工带来的需求释放,水泥行业将延续高景气,对价格形成支撑。
(三)中期景气上行的新能源汽车板块。国内爆款车型频出,对销量回升构成利好;政策面来看北京增加放号2万张和上海的恐慌抢购新能源势头较强,叠加多地促消费政策持续发力利好销量;外围环境来看近期人民币持续升值,为合资企业赋予财务势能,同时拜登有望为全球新能源发展创造有利环境。
(四)RCEP主题投资机会。RCEP涉及电子商务、中小企业、投资、经济技术合作、货物和服务贸易等领域,被视为全球规模最大的自贸协定。货物贸易零关税产品数整体上超过90%,相关外贸企业的经营成本有所降低,消费者的市场选择更加丰富,同时有利于先进技术出口抢占市场份额。在资金方面,投资准入相关政策的落实有助于吸引投资,重点关注跨境电子商务、出口产业链、金融科技、物流、先进制造等相关领域的投资机会。
近期,债市多起违约事件聚集,引发了对于信用债的风险偏好及情绪异动,进而导致相关的信用债价格出现大幅下跌。违约事件的影响范围并不仅限于债券市场,而在于市场整体流动性。对于风险较高的信用债,理应有更高的信用利差,以此弥补其较高的信用风险。地方国企违约可能使不同资质的发债企业间的信用利差的差距扩大,各类企业间的流动性分层也将持续深化。
股债市场之间可能通过产业链传导,如资金成本上升引发资金链断裂等;也可能会通过信用收紧预期等途径联动,影响市场情绪,降低权益市场风险偏好。但根据历史经验,此类信用事件带来的市场冲击并不会持续影响市场,随着不良信用风险的释放,市场自身将会逐步企稳,若监管机构进行干预,将有助于加快市场企稳的速度。11月13日,央行宣布开展16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缓和债券市场波动。另外央行预告将于11月16日对本月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MLF)一次性续做,具体操作金额将根据市场需求等情况确定,也体现了监管对于流动性环境的呵护
11月9日-11月13日当周,市场风格有所分化,板块轮番表现。从周涨幅来看,低估值顺周期板块优势更为突出,化工、钢铁、采掘板块领涨,前期活跃的汽车板块回调明显。从估值的角度来看,估值相对偏高的板块本周股指多数回落,受益于经济复苏且景气回升的采掘、化工、交运、建材等板块股指提升较为明显,这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目前资金对于板块配置的偏好:一方面挖掘相对低估,具备估值修复空间的板块;另一方面关注受益于经济基本面持续复苏带来的周期性品种投资机会。
从近期公布的外贸、通胀以及金融数据来看,经济基本面依旧处于复苏阶段:出口数据持续恢复,全球经济复苏带动的需求回暖是带动出口强劲的重要原因,发达经济体需求有所改善,代表性新兴经济体表现有所分化;进口当月同比增速回落,大宗产品进口增速有所分化,但需求整体并未走弱,受益于19年的低基数,汽车单月进口额同比大增101.82%,集成电路同比增速回落。通胀水平整体温和,PPI后续有望上行。当月新增社融趋缓,结构上来看,政府债券是社融增速的主要支撑,企业中长期贷款高增是新增贷款的亮点所在,企业投资活动持续回暖,金融支持实体的特征凸显。M1同比增速9.1%,环比上升1个百分点,企业信心持续提振,M2同比增速10.5%,环比回落0.4个百分点,主要系财政存款大幅增长、财政支出放缓所致。
下周即将公布10月份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经济数据,经济复苏节奏将进一步验证,就二级市场而言,可持续关注低估值且受益于经济复苏的板块。
经济超预期下行,政策推进不及预期,外围环境超预期走弱


一、指数分化,板块轮动,顺周期板块更受资金追捧
11月9日-11月13日当周,市场风格有所分化,板块轮番表现。经历了周一的普涨之后,周二、周三周期类品种及以白酒为代表的消费股表现活跃,周四、周五创业板指和科创50指数表现更优。从周涨幅来看,低估值顺周期板块优势更为突出,化工、钢铁、采掘板块领涨,前期活跃的汽车板块回调明显。

从估值的角度来看,估值相对偏高的板块本周股指多数回落,受益于经济复苏且景气回升的采掘、化工、交运、建材等板块股指提升较为明显,这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目前资金对于板块配置的偏好:一方面挖掘相对低估,具备估值修复空间的板块;另一方面关注受益于经济基本面持续复苏带来的周期性品种投资机会。

二、信用违约对流动性体系的影响偏向于短期
近期,债市多起违约事件聚集,引发了对于信用债的风险偏好及情绪异动,进而导致相关的信用债价格出现大幅下跌。
违约事件的影响范围并不仅限于债券市场,而在于市场整体流动性。对于风险较高的信用债,理应有更高的信用利差,以此弥补其较高的信用风险,从而吸引投资者。地方国企违约可能使不同资质的发债企业之间的信用利差的差距扩大,各类企业间的流动性分层也将持续深化。
股债市场之间可能通过产业链传导,如资金成本上升引发资金链断裂等;也可能会通过信用收紧预期等途径联动,影响市场情绪,降低权益市场风险偏好。但根据历史经验,此类信用事件带来的市场冲击并不会持续影响市场,随着不良信用风险的释放,市场自身将会逐步企稳,若监管机构进行干预,将有助于加快市场企稳的速度。11月13日,央行宣布开展16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缓和债券市场波动。另外央行预告将于11月16日对本月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MLF)一次性续做,具体操作金额将根据市场需求等情况确定,也体现了监管对于流动性环境的呵护。
三、经济基本面复苏预期仍在
从近期公布的外贸、通胀以及金融数据来看,经济基本面依旧处于复苏阶段。下周即将公布10月份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经济数据,经济复苏节奏将进一步验证,就二级市场而言,可持续关注低估值且受益于经济复苏的板块。
(一)出口持续回暖,进口增速回落
外贸数据方面,10月中国出口(美元计价)同比11.4%,出口数据持续恢复,全球经济复苏带动的需求回暖是带动出口强劲的重要原因。

发达经济体需求有所改善。根据当月值来计算,中国对美国出口同比增速由20.54%提升至22.46%,对欧盟出口同比增速降幅由-7.77%小幅收窄至-7.05%,对日本出口同比增速由-2.71%转正至5.7%。

代表性新兴经济体表现有所分化。以当月值计算,中国对韩国出口同比增速由14.77%下降至5.44%,对印度出口同比增速由3.95%大幅提升至18.31%,对香港出口同比增速由-0.01%转正至4.35%。

10月份进口额当月同比增速由13.2%回落至4.7%,累计同比降幅继续收窄。大宗产品进口增速有所分化,但需求整体并未走弱。具体来看,根据进口金额数据,铁矿和大豆的进口同比大幅提升至40%以上,原油进口金额同比降幅有所扩大。

工业品方面,受益于19年的低基数,汽车单月进口额同比增速大幅提升至101.82%,集成电路的同比增速有所回落。

(二)通胀水平整体温和,PPI后续有望上行
通胀数据方面,10月CPI同比上涨0.5%,时隔42个月再次降到1%以下,主要系去年同期基数较高、翘尾因素减少,及猪肉价格由升转降的因素影响,涨幅环比回落1.2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上涨2.2%,涨幅环比回落5.7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0.49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持平,通胀水平整体温和。

2020年10月PPI同比下降2.1%,与上月持平,环比由涨转平。主要受原油价格变动和10月工作日较少的影响,PPI负值收窄的趋势暂缓,未来随着疫苗研发持续推进以及经济加速恢复,国际油价有望企稳,工业需求有望提升,带动PPI上行。

(三)当月新增社融趋缓,关注结构性亮点
金融信贷数据方面,10月新增人民币贷款6898亿,前值1.90万亿,略高于去年同期水平;新增社会融资总额1.42万亿,前值3.48万亿,社融存量同比增速13.7%,前值13.5%。结构上来看,政府债券是社融增速的主要支撑,企业中长期贷款高增是新增贷款的亮点所在,企业投资活动持续回暖,金融支持实体的特征凸显。M1同比增速9.1%,环比上升1个百分点,企业信心持续提振,M2同比增速10.5%,环比回落0.4个百分点,主要系财政存款大幅增长、财政支出放缓所致。

四、大势研判:RCEP签署提振市场情绪,沪指突破箱体可期
沪指在本周二挑战3400点区域无果之后持续回落,主要扰动因素如下:
从技术面来看,3400-3450点区域是前期阶段性高点的成交密集区,具备较强阻力;沪指在11月以来的反弹过程中存在两个跳空缺口,存在补缺预期。
从基本面来看,10月新增社融趋缓对盘面形成一定扰动。
从资金面来看,一方面阻力位临近资金情绪趋于谨慎,两市成交持续缩量,缺乏上攻动能;另一方面信用违约由债市向整个流动性体系传导,进而影响权益市场风险偏好。
展望后市,经济基本面和企业盈利的确定性相对较强,海外扰动逐渐缓和,短期市场的核心扰动或在于超预期的信用风险事件导致流动性趋紧。但根据历史经验,此类信用事件带来的市场冲击并不会持续影响市场,随着不良信用风险的释放,市场自身将会逐步企稳,若监管机构进行干预,将有助于加快市场企稳的速度。央行预告将于11月16日对本月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MLF)一次性续做,具体操作金额将根据市场需求等情况确定,体现了监管对于流动性环境的呵护,叠加当前基本面也并未恢复正常水平,货币政策也并不具备大幅收紧的基础,结构性宽松仍将延续。
11月15日,15国签署RCEP,标志着全球规模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正式达成,中国主导下打造超级经济圈,相关主题迎来投资机会,有助于提振市场人气。若题材类板块能够延续活跃,将有助于市场人气的整体修复,对沪指也能够起到一定的带动作用。如果量能同时配合有效放大,短期震荡整理之后沪指有望再度冲击3400点阻力区域。
相较于沪指,创业板指在周二、周三连续两日大跌之后,近两个交易日有所企稳,短期继续向下动能有限。即使创业板指继续下探,下方2500-2600点区域也具备较强支撑,下行空间收窄,可提前布局修复性反弹。
配置方向上,重点关注四条主线:
(一)受益于经济复苏的板块,可重点关注出口链修复机会
海外不确定性基本落地,在前期宽松的货币政策之后,后续财政刺激政策可能会有所加强,拉动海外需求提升。疫苗研制获得重大进展,全球经济或加速修复,带动国内的出口需求。公共卫生事件带动了“宅经济”发展,居家用品需求释放。可重点关注航运、化工、机械、建材、家电、轻工家居、纺织服装等。
(二)受益于涨价预期的周期类品种,重点关注煤炭、水泥板块
近期有色金属、煤炭、水泥、钢铁等周期类品种价格集体上涨,根据10月12日数据,有色板块涨跌不一,LME铝、铅、镍得期货结算价较上周均有不同幅度上涨;煤炭方面,焦煤、焦炭、动力煤也均较上周有所上涨;水泥价格指数持续上行。

供给端来看煤炭供给宽松较为有限,需求端将受益于传统用煤旺季的到来,带动需求提升,供需两端均对煤价形成支撑,作为低估值、高股息的滞涨板块,未来仍有表现空间。
三季度经济延续复苏,前期景气相对较高的水泥、建材等行业向好趋势持续,进入到四季度,随着加速赶工带来的需求释放,水泥行业将延续高景气,对价格形成支撑。

(三)中期景气上行的新能源汽车板块
随着2020年进入尾声,新能源汽车有望迎来冬季销售旺季,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国内爆款车型频出,从特斯拉-Model 3到比亚迪-汉到小鹏-P7,爆款车型将推动销量持续回升。此外,受疫情影响,今年新车型上市延到三季度,那么放量就顺延到四季度,无论是爆款车型还是有望成为热销车型的“潜力股”都将对销量回升构成利好。
2、从政策面来说,北京增加放号2万张和上海的恐慌抢购新能源势头较强,叠加多地促消费政策持续发力,随着截止时间临近,消费者抢购效应会显著增强。
3、从外围环境来说,近期人民币持续升值,为合资企业赋予财务势能。市场对于拜登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有较强预期,其拜登的气候计划包括在其四年任期内投两万亿美元用于气候行动等,为全球新能源发展创造有利环境。
(四)RCEP主题投资机会
11月15日,15个成员国经贸部长正式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涉及电子商务、中小企业、投资、经济技术合作、货物和服务贸易等领域。RCEP协议覆盖22亿人口,占世界总人口30%,成员国2019年GDP总和达到25.6万亿美元,占全球经济总量的29.3%,区域内贸易额为10.4万亿美元,占全球贸易总额27.4%,因此该协议被视为全球规模最大的自贸协定。
协议签署后,货物贸易零关税产品数整体上超过90%,相关外贸企业的经营成本有所降低,消费者的市场选择更加丰富,同时有利于先进技术出口抢占市场份额。在资金方面,投资准入相关政策的落实有助于吸引投资,重点关注跨境电子商务、出口产业链、金融科技、物流、先进制造等相关领域的投资机会。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责任编辑:逯文云
- 1 重磅:大佬刘益谦重仓坚守这只股4年
- 2 50场创业板上市会问得最多的是什么?“上...
- 3 海通证券:新能源汽车短期价值回归趋势明显
- 4 国际油价创下近3个月新高 后市能否延续强...
- 5 险资前三季股票投资收益1361亿元 收益...
- 6 美股盘前:感恩节将至 道指期货跌0.1%
- 7 A股突遇“黑色星期三”:到底怎么了?后市...
- 8 每日复盘:北上资金净流出15.69亿元 ...
- 9 酿酒行业领跌 大单抛出超10亿元五粮液
- 10 战略配置期开启?保险板块逆市领涨吸金逾1...
- 11 政策驱动特高压板块或迎跨年度行情 逾1....
- 12 沪指回调失守3400点 机构建议把握结构...
- 13 华为要造车?内部文件是这么说的
- 14 稀土多品种价格创新高 机构:板块价值有望...
- 15 中数智汇无专利“闯”科创板 旗下公司却连...
- 16 当事人辟谣:网传《致福晟集团全体跟投员工...
- 17 这家卖保温杯的“夫妻店”闯关创业板 主要...
- 18 A股日蒸发逾万亿 北向资金却在抄底沪市
- 19 粤开策略:周期回调 后续关注两方面因素
- 20 8天7板小康股份:目前新能源汽车销量较少...
- 21 保本合同是“假章”盖的? 员工代客炒股一...
- 22 易方达张坤、萧楠刚大手笔杀入 这只曾经的...
- 23 专用App能提高打新中签率?注意这是诈骗
- 24 2020年11月26日涨停板早知道:七大...
- 25 易中天要来A股 刚刚其参股公司过会
- 26 华为罕见发声:不造整车 A股小伙伴嗨了
- 27 主力资金:酿酒板块大杀跌 万亿龙头遭外资...
- 28 超级大单:超14亿资金爆买低调牛股
- 29 乘联会谈中概股造车新势力:高估值也是很好...
- 30 一则消息引发A股“巨震”?
- 31 港交所调查:香港投资者成交额占市场30....
- 32 沪指高开低走跌超1% 道指历史首破3万点
- 33 闻达于资本市场 中国物业企业凭什么?
- 34 深交所:提高新股定价市场化水平 从源头提...
- 35 领跑城更赛道 富力集团荣获“2020年度...
- 36 IPO材料错27处公司的投行东莞证券 年...
- 37 中概股云集涨超30%,宣布与抖音签署合作...
- 38 盖萝卜章代客炒股:买5亿亏2300万 浙...
- 39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蔡维德:数字货币带来科技...
- 40 创业板注册制IPO上市竞速:快的53天 ...
- 41 “煤飞色舞”行情小憩 北向资金趁机抢筹这...
- 42 电子行业业绩分化明显 部分公司增长乏力
- 43 A股日蒸发逾万亿:北向资金却在抄底沪市 ...
- 44 翔宇医疗再受质疑 盈利能力偏弱、采购数据...
- 45 华为造车传闻又起:多股股价剧震龙头跌停 ...
- 46 一发行就秒光的券商收益凭证爆棚 广发中信...
- 47 博力威应收账款大量逾期回款风险高企 材料...
- 48 国信证券总裁2021年投资策略会演讲:科...
- 49 永煤控股违约发酵:海通涉嫌违规被查 承销...
- 50 Netflix持续加码印度市场 能否为其...
- 51 广发宏观策略联合行业:RCEP中的机遇与...
- 52 瑞信:明年股市将带来可观收益,新兴市场资...
- 53 焦炭七连涨价格仍未见顶 供应缺口催热行业...
- 54 全球车企最新市值排行:特斯拉疯涨突破52...
- 55 内衣市场融资潮与关店潮齐飞 维密、都市丽...
- 56 未来十年如何投资?小摩给出“最全”资产配...
- 57 永泰能源传出重整消息 永煤违法违规线索移...
- 58 这些马大哈今年已错失1.4亿元 你也有可...
- 59 有机硅DMC再暴涨:机构看涨至2021年...
- 60 稀土价格持续上涨 相关公司或受关注(附股...
- 61 医用耗材板块持续下跌中 专家:未来采集会...
- 62 数字化浪潮来了:头部券商都在提"...
- 63 国君策略:把握全球复苏机遇 掘金中国出口...
- 64 天信投顾:区间压力 短线上再度进入轮回周...
- 65 医疗板块遭遇全面血洗 第二批集采威力究竟...
- 66 半年提价四次、累涨1600元 白卡纸还能...
- 67 新能源车概念大热龙头八天七板 造车新势力...
- 68 卖手机重回前三的小米 能否拿稳欧洲市场这...
- 69 国药新冠疫苗申请上市 国药一致能否获益
- 70 大盘资金大幅净卖出 逆市买入保险、汽车
- 71 涨停板复盘:指数全天单边下行 顺周期板块...
- 72 智飞生物:疫苗龙头名不副实 本质上是一家...
- 73 逾25家个股跌幅超9%:高位股延续退潮 ...
- 74 盘后机构看市:短线应以谨慎为主 注意高位...
- 75 中银基金:结构性机会依然存在 受疫情冲击...
- 76 湖南发布“升级版限塑令” 关注可降解塑料...
- 77 Netflix持续加码印度市场 能否为其...
- 78 维斯塔潘建议:F1应像MotoGP一样更...
- 79 招商蛇口与维京游轮组建合资公司 拟于明年...
- 80 Netflix持续加码印度市场 能否为其...
- 81 全球车企最新市值排行:特斯拉疯涨突破52...
- 82 美股盘前:感恩节将至 道指期货跌0.1%
- 83 乘联会谈中概股造车新势力:高估值也是很好...
- 84 华为荣耀的劫,小米手机的运
- 85 京东诉天猫及阿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二选...
- 86 李礼辉谈数字货币:替代微信支付宝还有待观...
- 87 人工智能进入深水区,与行业融合仍存挑战
- 88 进口冷冻食品安全吗、如何消毒?权威解答来...
- 89 晚间公告热点追踪:网络文学鼻祖“李寻欢”...
- 90 8天7板小康股份:新能源汽车板块的营收占...
- 91 Intel为何不怕AMD抢桌面CPU市场...
- 92 马斯克超越盖茨晋升全球第二首富
- 93 大湾区内地9市可使用在港澳上市的药品医疗...
- 94 印度再禁App 外交部:反对明显违背市场...
- 95 8天7板小康股份:目前新能源汽车销量较少...
- 96 2020年中国挖掘机产销量全球占比或突破...
- 97 韩联社:韩国首尔27万家商户本周起支持微...
- 98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党组会议
- 99 国务院党组会议: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
- 100 卫龙上市,辣条逆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