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用一颗M1芯片给国产手机上课:是时候抛弃安卓和高通了
来源:新浪财经综合新浪网

  原标题:苹果用一颗M1芯片给国产手机上课:是时候抛弃安卓和高通了

  来源: 科学放大镜

  国产手机老是躺在摇篮里的话,摇篮就会变成监狱。

  这篇文章打算探究一个问题:为什么iPhone只占智能手机行业收入的32%(Counterpoint Research 2019年数据),却能赚走行业66%的利润?

  在普遍的认知里,苹果公司靠iPhone攫取行业超级利润,主要是因为高端品牌塑造成功,所谓路线走对了,就能一边看风景一边赚钱。但这并没有触及问题的本质,因为苹果的老冤家三星手机同样是成功的高端品牌,但利润只占行业的15%左右,不到iPhone的1/4,并没有和苹果平分秋色。

  真正的原因是苹果能自研SoC芯片,并拥有自己的操作系统。

  “交钥匙方案”的功过是非

  自从联发科开创出“交钥匙方案”的商业模式后,智能手机的行业进入门槛就大幅降低,操作系统交钥匙——有谷歌开发的安卓,SoC芯片交钥匙——有高通和联发科提供的各个档次芯片。

  第三方提供的操作系统+芯片实际已经完成了智能手机70%的开发,甚至拍照功能需要的摄像头和软件算法,也有专门的第三方公司提供。以色列多摄像头成像技术提供商Corephotonics公司,就以技术授权许可的方式,向OEM、手机生产原厂,以及与摄影摄像相关的零配件供应商提供摄像头设计和软件算法等解决方案,手机行业主流厂商,包括三星、苹果、华为、小米、LG、联想、索尼和OPPO等,都与其有广泛接触或合作。

  大量采用第三方解决方案,好处是降低了行业进入门槛,2011年后互联网手机大爆发,仅国内市场的品牌就多达上百个。资金蜂拥而入加上通用化的交钥匙解决方案,结果是同质化下的价格血拼,而同质化和价格战又是打造高端品牌的两大鸿沟。

  即使现在硕果仅存的一线手机品牌,包括苹果、华为、三星、小米、vivo和OPPO,在是否同质化上也可以划分为三个层级:

  第一层级,在软硬件(操作系统和SoC芯片)上充分差异化的苹果公司,是高端化最为成功的,盘踞在金字塔尖;

  第二个层级是三星和华为,在部分硬件上差异化,包括三星的屏幕和SoC芯片,华为则是麒麟芯片,两家的产品处于塔腰位置;

  第三个层级是小米、OPPO和vivo,采用谷歌安卓+高通/联发科第三方芯片等交钥匙方案,差异化不明显,处于塔基位置,绝大部分利润被生产“钥匙”的赚走了,典型的例子是,高通原来的商业策略是“买基带送芯片”,现在基带和芯片各自收钱,骁龙芯片还开启涨价模式,进一步收窄国产手机的利润空间。

  总之,智能手机行业的利润,也基本按操作系统和芯片差异化的不同层次进行分配:苹果获得行业近7成利润,华为和三星分食近2成利润,剩下一成左右利润由小米、vivo和OPPO以及其它小玩家抢食。

  “摇篮”变“监狱”

  可见,操作系统和硬件(代表是SoC芯片)能否自研,决定了第一梯队的国产手机在行业金字塔的排位是上升还是下降,这一结论既适合当前,也适合未来,国产手机如果仍在安卓+高通/联发科的围栏里打转,将很快触碰到利润和收入增长两块天花板。

  苹果发布M1芯片,无疑是在进一步强化整个生态的差异化,在为未来布局,等于给第一梯队国产手机上了一堂课:软硬件一体策略才是行业未来发展方向,是时候抛弃安卓+高通/联发科的交钥匙方案了。

  一方面,第一梯队的国产手机早已告别成长初期的稚嫩,还躺在“交钥匙方案”摇篮里的话,摇篮将可能变成监狱;另一方面也因为国内操作系统开发和芯片集成设计的生态日趋成熟,国产手机具备去安卓和高通/联发科化的基础设施。

  目前,国内软件人才数量达500万,人才的盘子够大,软件行业经过20余年市场化发展,开发以开源软件Linux为内核的移动操作系统并非难于上青天,国内也不乏成功开发的先例。

  芯片集成设计方面,CPU、GPU、NPU、ISP、基带等关键内核,都有IP授权可以买到,而且部分IP内核还不止一家供应商。芯片设计人才方面,海思、紫光展锐等企业运行多年,培养出大量经验成熟人才,这些人才的流动,会成为新生芯片集成设计公司的中坚力量,使其渡过从0到1的难关。紫光展锐的骨干人才就有相当数量来自海思。

  至于国产手机最担心的生态,其实可以通过掌握的大量用户解决。国产手机第一梯队成员中,华为、小米、OPPO和vivo每年销售上亿部智能手机,加上老用户,每家品牌的用户保有量都十分庞大,小米MIUI全球月活用户已达3.3亿,华为累计用户6亿。

  即使在操作系统个性化上动作最慢的vivo,全球用户数量也超3.7亿。国内市场是国产手机的基本盘,因此用户数量方面,第一梯队的品牌过亿不算高估。庞大的用户数量成为国产手机自研操作系统,经营自有生态的根基。

  恒星与行星

  国产手机完全可以通过两条腿走路的策略,发展自有操作系统和自研芯片,即先期以安卓和高通/联发科解决方案为主,自有操作系统和自研芯片为辅,然后逐渐过渡到自有生态。目前国内应用分发市场主要掌握在手机品牌手中,国内市场容量又不小,足够国产手机试水“自有操作系统加自研芯片”的软硬件一体化商业策略。

  未来,智能手机的竞争格局类似行星生态,手机是居于中心位置的恒星,其他智能产品像行星围绕在它周围,只有恒星的引力足够强大,才能维系整个生态的存在和发展,而自有操作系统和自研芯片正是“恒星”加强引力的关键和基础。

  没有自有操作系统和自研芯片的国产手机品牌,在未来的竞争中不仅差异化卖点不足,影响盈利和品牌塑造,还会暴露出生态系统羸弱的短板,最终难免掉队。因此,第一梯队的国产手机是时候考虑抛弃安卓和高通等第三方通用解决方案了。

责任编辑:张恒星 SF142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