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关注:中国人口普查服务高质量发展
来源:参考消息新浪网

  参考消息网11月4日报道 美国外交学者网站11月3日刊发报道称,中国人口普查服务高质量发展。报道全文摘编如下:

  自11月1日起,中国派出700多万名普查人员,挨家挨户收集人口数据。这是中国第七次人口普查,也是2010年以来的首次。这项10年一次的调查将提供有关中国人口的最新信息,其中包括有关年龄分布的重要统计数字。

  11月2日,中国国家通讯社新华社发布了一篇有关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中南海参加人口普查登记的报道。这也表明了这项统计工作的重要性。

  据新华社报道,习近平在参加人口普查登记时强调,切实做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

  习近平指出:“要通过这次人口普查查清我国人口数量、结构、分布等方面情况,把握人口变化趋势性特征,为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和政策体系、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准确统计信息支持。”

  他表示,人口问题始终是一个全局性、战略性问题。

  人口普查还将提供有关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和国内人口流动模式的重要统计数字。随着新型城镇化以及缩小城乡差距(政府未来五年的目标之一)工作的推进,人口普查的数据将至关重要。它不仅有助于统计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的人数,还有助于弄清楚两者在教育和就业状况上的差距。

  最后,此次人口普查将首次采取电子化方式开展普查登记。这是一个很小但很显著的转变。

  新华社的报道称,习近平按照普查登记要求,逐一回答了普查员的询问,普查员将信息输入到平板电脑中。随后,习近平在申报人签名栏中郑重签下自己的名字。

  中国媒体在另一篇报道中指出,迅速发展的电子设备和技术,比如智能手机、大数据和二维码,对收集和处理人口普查数据具有重要意义。

  新华社援引一名人口普查指导员的话说,得益于智能化设备的帮助,这次普查比上一次人口普查更为高效。

  对技术的重视与中国政府日益强调科技创新是一致的。科技创新是即将公布的“十四五”规划的重要支柱。

责任编辑:李思阳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