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些藏在城市深处的设施,可能是人类核战恐慌的终极体现
来源:新浪科技综合、新浪网 来源:SME科技故事 2019年,重庆发生了一起引人关注的交通事故。 1月8日下午,有网友在网上爆料称:重庆轨道交通环线发生列车碰撞,有人受伤。当晚,官方通过微博发布...
-
3D打印的人类心脏:质感足以乱真
来源:新浪科技、新浪网这种以海藻酸盐为原料的3D打印心脏有着和真实心脏一样的手感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1月25日消息,在近期的一项新研究中,科学家利用一项新的技术对心脏进行扫描,然后在凝胶中重建了...
-
为了这一天,全人类等了44年
来源:观察者网、新浪网 原标题:为了这一天,全人类等了44年 文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石豪 科研工作者,航空航天观察者 北京时间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自中国文昌航...
-
“窃听风云”成历史 量子科技产业化“棋局”如何走?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新浪网 记者 彭斐 刘春山 量子科技,被称为21世纪的尖端科技,不仅可以让“窃听”无处遁形,甚至被认为可以改变未来人类生活。 四年前,“墨子号”卫星的成功发射,让神秘了100...
-
人类如何驯化自己?
来源:新浪科技、新浪网研究人员观察到,最友善的雄性倭黑猩猩往往是最成功的,早期人类可能也有类似的经历。这只雄性倭黑猩猩生活在刚果民主共和国罗拉亚倭黑猩猩保护区。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1月6日消息,...
-
被轻视、误读的这个病,正在学生群体高发!
来源:半月谈、新浪网 原标题:被轻视、误读的这个病,正在学生群体高发! 世界卫生组织估算,全球共有约3.5亿名抑郁症患者,抑郁症成为仅次于癌症的人类第二大“杀手”。在我国,抑郁症患病率达到2.1%...
-
科学家找到大脑开关,冬眠离人类又近了
来源:新浪科技综合、新浪网 来源:十点科学 在太空旅行中,如何打发漫长时间,以及减少能耗?首选应该是人工冬眠。 在科幻电影中,我们经常看到人类进入冬眠的情节。为了穿越茫茫太空,航天员将漫漫旅程变...
-
香港科大设计出世界首个3D人工眼球,比人眼看得更远更清楚
来源:新浪科技综合、新浪网 来源:中国科普博览 眼睛是人类最重要的传感器官之一,通过视觉,人才能感知外界物体的大小、明暗、颜色、动静,获得对机体生存具有重要意义的各种信息。人类大脑中,大约有80%...
-
反直觉!新方法或让AI模型拥有"联想"力,甚至能识别从未见过的事物
来源:新浪科技综合、新浪网 来源:DeepTech深科技 一种新的方法正在让人工智能模型获得人类的 “联想” 能力,甚至能让它识别此前从未见过的事物。 来自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的博士生伊利亚(Ili...
-
人民日报:为什么总有人质疑“冷门学科有什么用”
来源:人民日报、新浪网 原标题:为什么总有人质疑“冷门学科有什么用” 我所在的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专门从事古脊椎动物学与古人类学研究。这是一门探索自然和生命奥秘的学科,也是一门典型...
条件筛选